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家教加盟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苏州家教网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 苏州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您当前位置:苏州家教网 >>教师频道>> 教案>> 初一>> 语文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8-7-3 阅读:3677次 【字体:

《短文两篇》学习要点

  黄鹤楼历来与滕王阁、岳阳楼、鹳雀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鹳雀楼也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闻名天下。黄鹤楼能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更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瓜洲自古就以园林称盛,于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于园吸引人的并不是奇花异草,而是它奇特的山石。
【课文学习】
  (一)《黄鹤楼》
  本文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西南角,有一座楼叫黄鹤楼。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隅:角落。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兰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图经》上说:“费祎升仙时,曾经驾着黄鹤于返回途中在此休息,于是就用黄鹤楼来命名它,这件事在《神仙传》上有记载,在《述异志》上也有记载。
  驾:乘、骑。   憩:休息。      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  名,动词,命名。

  作者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又旁征博引,提出《神仙传》和《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看这座楼高大的建筑气势耸立巍峨,上靠银河,下临长江,重叠的楼檐像鸟的翅膀张开,四面有门,非常敞亮,坐在楼中可以看见城乡景色,俯下身子可以拍到云烟;确实是长江中下游最好的胜景。
  倚:靠着。   河汉:银河。    重檐:两层屋檐。   翼:古代建筑的飞檐。
  闼:门。    形胜:山川胜迹。  最:最好的事物。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交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文章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二)于园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于园所在地及其主人,交代了自己得以游园的缘由。
  这一段首先交代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建这座园子耗资巨大:“非显者刺,门钥不得出”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意示人。文中交代了“携余往”的人的身份,这既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又说明了这次游园机会的难得。

  第二部分(第2段),写游于园所见所感。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园中无他奇”至“以幽阴深邃奇”),写于园奇在磊石。
  第二层(从“再后一水阁”至“颓然碧窈”),写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第三层(从“瓜洲诸园亭”至篇末),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

  这篇短文,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发作者游园的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来写于园,极有层次。文章先写前堂的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的奇峰绝壑,再写卧房槛外盘旋而下的沟壑。最后写园后水阁、小河、灌木、禽鸟。这样一步步写来,层次井然。本文的语言雅俗兼用,极有表现力。

【课外拓展】
    一、《黄鹤楼》原文补充
  ……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二、唐朝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凌黄鹄之巅,控龟蛇对峙,扼江汉合流,渊临鹦鹉,俯瞰晴川,巍然矗立,气势恢宏。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以物华天宝,千余年雄胜,著名久远;黄鹤楼,以万千气概,赢得千古词人流韵,载咏矶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千古绝唱,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丽,神姿昂然,风流天下,传之久远。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而今铁骑满郊 ,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登楼抒怀,抚剑请缨,抗击强盗,重整山河,壮怀激烈。

  千余年来,黄鹤楼虽命运多舛,屡毁屡建,但始终不废,仅清朝就重修4 次、补修4 次。因此,黄鹤楼的规制、形状迭有沿革。唐代以前只是木结构的两层高楼,宋代以后则变成三层。晚清时,黄鹤楼凡三层,高七丈二,加铜顶九尺,仍为木结构建筑,共有翘角30多个,造型优美,结构精巧,气势辉煌。

  四、《于园》原文补充
  ……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五、张岱作品补充阅读

陶庵梦忆(卷五)
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陶庵梦忆(卷五)

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槃,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着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齚舌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 上一条新闻: 《录音新闻》学习要点

  • 下一条新闻: 《巍巍中山陵》学习要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扬州聚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环路50号 邮箱:service@0512jj.net 苏州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