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家长请家教 大学生做家教 会员登录 家长频道 教师频道 培训机构 公交查询 家教加盟 家教资费 加入收藏
苏州家教网
电话 家教热线:400-6869-985 ┆ 13003327838
师资力量 学员订单库 加油站 同步导学 试题解析 试题下载 教案下载 课件下载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教师频道-【 苏州家教网 - 0512jj.NET】
  您当前位置:苏州家教网 >> 教师频道>> 教案>> 高一>> 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
发布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09-3-3 阅读:6240次 【字体: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

【学习目的】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

  1.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背景知识】

伯尔简介

    伯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17年12月21日生于科隆一个雕刻匠家庭,1985年7月16日在科隆逝世。伯尔的父母都是具有反法西斯倾向的天主教徒。1937年伯尔中学毕业后进书店当学徒。1939年人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被征人伍,先后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国。1945年4月被俘,12月获释。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业,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里做工,在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1970至1974年先后任联邦德国笔会和国际笔会主席。

    伯尔早期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通过一个法西斯军队士兵的遭遇,揭示了战争的无聊和非人道性质;《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以对待法西斯战争的两种不同态度,批判了纳粹主义的“英雄”概念;《流浪人,你若来斯巴……》(1950)揭示了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

    50年代以后,伯尔在小说创作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广阔深入得多,主要描写“小人物”在战后经济复苏中的痛苦挣扎和悲惨遭遇,批判社会不平等现象和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复活的倾向。中篇小说《一声不吭》(1953)里的主人公鲍格纳是一个教会机关的职员,由于不堪忍受同妻子儿女拥挤在一间屋子里的贫困生活,经常不进家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发现了妻子为家务忙碌的身影,觉得自己应该为家庭尽义务,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家庭是惟一值得他信赖的。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以多层次结构和内心独自的手法,平行地描写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妇女和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妇女的命运。她们都在战争中失掉了丈夫,战后守着孤儿生活,她们的孩子得到一个有正义感、但衣食无着的知识分子的照料。作者在描写两个家庭不同遭遇的同时,批判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揭露了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的倾向,并寄希望于两家的儿童和正义的知识分子。《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围绕建筑师费麦尔一家三代人建造、破坏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揭示了德国军国主义发展的历史,提醒人们警惕它的复辟活动。小说结束时,从疯人院回来的老奶奶在阳台上开枪打死了向新法西斯游行队伍致敬的波恩政府部长,这一举动象征性地表明,只要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就有可能遥止军国主义在德国复辟。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伯尔在50年代创作活动中形成的美学和伦理观,以及他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

    伯尔在60年代以后的小说中,表现了德国的“小人物”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所受到的迫害。伯尔一改前期作品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示强烈的愤懑和激进的批判。《小丑的看法》(1963)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滑稽演员汉斯·施尼尔在教会迫害下,爱情和事业都遭到失败的故事。这部小说在结构上类似《九点半钟的台球》,把时间局限在一天里,只是在情节上没有那样丰富。作品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蛮横,因而招致教会人士的攻击。《一次出差的骗局》(1966)甚至提出了“小人物”如何保持并在必要时捍卫自己处境的问题。小说采取新闻报道手法,描写西德某一个城镇的木匠格鲁尔父子,由于捐税苛重而破产,进而奋起对社会采取报复行动的故事。作品中“小人物”的精神面貌已经大大不同于50年代的作品,它标志着伯尔创作有了新的转机,作品也更强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不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同《九点半钟的台球》一起,构成伯尔小说创作的两个巅峰。作品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学生活而接连不断遭到迫害的故事。故事情节的核心带有某种政治色彩,小说的女主人公在二次大战末期曾同一个苏联战俘有过一段爱情经历,后来又留一个土耳其工人在家里住宿。除此之外,她的其他活动也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作品围绕这个人物,描绘了德国自1936年到60年代末期30多年生活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对德国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女主人公的经历是由许多不连贯的证言、关于她的回忆和文献被一位“作者”联缀在一起的,因此女主人公的生活和行为,总是带着提供材料者的判断和评价。这部小说从艺术上来说,人物众多、情节纷繁,时空概念大幅度变换,小说的语言也随着人物身份、职务的不同而变化。这部作品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阶级社会的人生经验,被誉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1974)和《监护》(1979),就其题材来说,是两部互相关联的小说,是作者遭到新闻界攻击和警察当局的迫害之后而写的,是对德国的“法制”和“民主”的尖锐批判。前者描写一个勤劳诚实、不入社会流俗的年轻女佣人,遭到新闻界的诽谤、侮辱后忍无可忍开枪杀人的故事。后者描写一个软弱而善良的报界富翁,陷入政敌与警察当局的圈套而被迫成为叛逆者的故事。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沿河区的女人们》(1985)以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政治家聚居地沿河区为背景,描写了一系列政治家的内幕,年老的多与纳粹有瓜葛,年轻的则是些见利忘义之徒。他们的妻子或者“女友”,本束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龙套”角色,但在这部小说的故事中却个个都是主角,充当那些争权夺利的政治家手里的牺牲品,她们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被关人疯人院,有的被丈夫逼着向别的政治家出卖色相。作者称这是一部 “对话和独自式的小说”,以描写事件为主,而着力刻画人物。它是作者晚年在艺术上所做的新探索。

    伯尔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阶段的重要现象。在艺术上他广泛吸收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如内心独白漾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等等,60年代以后,又强调小说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和新闻纪实手法。他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杂文、随笔和广播剧,并翻译外国作品。

(选自《外国名作家大词典》,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阅读指导】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通过这个伤兵的遭遇,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宜先弄清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人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小说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我”受了重伤;“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恺撤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传播人类文化艺术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17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着意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锈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到底受了什么伤?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他始终弄不清楚。这是因为他受了重伤,发高烧,思维昏乱;而环境混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这部分是小说的高潮。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一切无可置疑,“我”就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六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经历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了下来”、“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学生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伯尔善于用内心独自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自己到底伤在何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一直感染着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个性鲜明。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自述的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懵懂甚至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就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精神状况。

 

【思考探究】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2、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明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3、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4、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 上一条新闻: 一个人的遭遇知识要点

  • 下一条新闻: 《安妮日记》知识要点
  • 返回上级新闻
  •  
     
    会员登录
     资 源 搜 索 |  



    在线留言

    关于我们   请家教   做家教   法律申明   支付通道  常见问题  建议/留言  广告服务    辅导机构合作


    @2003-2015 版权所有:扬州聚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培优家教网 本站访问量:
    家教热线:400-6869-985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环路50号 邮箱:service@0512jj.net 苏州大学生家教群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注册号:32100200162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编号:39826811-0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09010744号-4
    举报